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论坛 博客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圈子
志同道合,朋友再聚首
项目管理者联盟PMP培训
会员· 圈友
登录ID
密   码
 
圈子信息
圈名:实战
加入方式: 允许任何人加入

实战

1.分享个人的实战经验,有问必答
2.英语交流,共同提高

圈主:wml    管理员guanglizhepmp    天行健899    易风       
成员数:20
主题数:123
排名35
通讯录
圈友列表
加入本圈
管理本圈
 
话题区 投票区 资料区 精华区
标题:著名外企产品开发管理过程(原帖连载)
楼主

wml
PMB:1819
省份:江苏
行业:综合应用
注册:2004/8/5
  
  
再著名的外企,产品开发过程也不可能著名出花来,与常规公司差不多分为5个阶段,13个里程碑(M0,M1,ME,M2,MV,M3,MS,M4,M5,M6,M7,M8,M9,这里的M就是Milestone的意思):

第一阶段:计划与定义:
Planning and Definition
· Product Concept Proposal (M0)
· Design Inputs - Integrated Design Plan (M1)

第二阶段:设计开发与(内部)验证
Design Development and Verification
· Evaluation Release (ME)
· Release Components/Parts (M2)
· Design Verification (MV)

第三阶段:设计转移(这个不会翻译)与(外部)验证
Design Transfer and Validation
· Sales Announcement (MS)
· Product Validation & Release (M3)

第四阶段:产品生产和商业化
Product Release and Commercialization
· Unrestricted Production (M4)
· Product Vitality (M5 - Periodic Review)
· Decision to Stop Sales and Production (M6)

第五阶段:产品退市
Product Retirement
· Communicate End-of-Product Life with Customers (M7)
· Decision to Scrap Spares (M8)
· End-of-Product Data Management (M9)

回复 | 引用 发表时间:2010/9/11 9:50:25

wml
PMB:1819
省份:江苏
行业:综合应用
注册:2004/8/5
  
  
标题:Re:著名外企产品开发管理过程(原帖连载)
11 楼
上节讲了产品方面的一些内容,但是还是有些High Level,相信给同学们的感觉是在空里飘着,所以先不管前面埋下的众多线索,我们具体到需求和功能层面看看,到底在具体做产品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我们首先必须假设一个用户群,因为产品开发和做项目是不一样的,项目是一次性的、临时的、针对比较特定用户的,其功能和需求是适用于比较小的群体,比如,这两天比较热的一个帖子:优秀的项目经理---王婆。
我没有看这个帖子,但是我猜测,内容应该是详细描述了王婆如何帮助西门庆和潘金莲完成第一次合体。
王婆女士是一个资深的皮条客,通过一次性临时的服务,她没有任何产品,应该说她是我国古代优秀的信息中心主任、咨询师并兼职项目经理。是一种典型的中介组织、甚至是一个猎头公司的CEO,通过收集市场信息,促成供求关系,然后收取一定的费用,而维持公司的稳定发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王婆应该是一个Marketing Manager。其公司应属于民营私有企业,法人:王婆。
我个人认为,王婆发展有限公司更多具备信息服务公司、咨询公司和监理公司的三重身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是促成供求双方相互找到对方,满足供需。
她所做的每个项目都是一次性的,这个公司没有比较明确的自主研发产品,没有相应的研发、生产部门。
王婆有限公司所从事的项目,独特性比较强,针对不同的用户应采用不同的策略和项目管理方法。比如,假设供应一方是李逵,需求方是西门庆,那么《西门庆操潘金莲》项目管理方法是不可完全服用的。

小结一下:我们一定要区分清楚做项目和做产品是有所不同的,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的着眼点是不同的。
另外,强调一下,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是如何进行产品开发管理。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0/9/14 21:56:20

wml
PMB:1819
省份:江苏
行业:综合应用
注册:2004/8/5
  
  
标题:Re:著名外企产品开发管理过程(原帖连载)
12 楼
我们假设我们的客户群是非主流,(不区分80后或者90后,对于10后的非主流,我指的是1910后的,他们的特征应该是一样的,年龄只是描述他们的一个维度指标),针对我们要开发一款手机(手机!又见手机!)。
我们需要对这类用户进行描述,确定他们最主要的特征,以便定位需求(到此,我们其实忽略了Marketing segmentation, Positoin, Target customer, Compitetors, etc等过程,直接进入到明确的目标用户)。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对用户群特征进行描述的Profile,明确这类用户最明显的特征:
客户群标识:非主流
年龄:13~18岁
地理位置:城乡结合部
受教育程度:初中~高中
个人素质:低或极低,极度自卑但表现极为自负、狂妄,虚荣心超强,极其珍惜任何一个可以炫耀和表现的机会,性经历早于同龄人,较少洗澡
成熟度:S级,或者B级,多为S+b脑残级别,易冲动,不计后果
家庭背景:低收入、低教育程度、单亲或离异家庭
收入及来源:收入:在0值左右浮动,主要来源与父或母或隔代祖辈,或通过出卖肉体(比如代人斗殴)获取。
日常主要活动:吃饭、上网、睡觉、嘟嘴、操B

根据上述客户群的Profile,我们基本上有了一个针对该用户群应设计的手机的基本思路和概念:
1.便宜!一定要便宜! 要买得起:500~800RMB(对应收入维度)
2.功能一定要多!(体现虚荣心)
3.手机喇叭声音一定要大,能造成周围20米内侧目。(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出来了)
4. 预装经典世界名曲,如《两只蝴蝶》、《织毛衣》、《妹妹你坐船头》等。
5. 颜色要艳炸、要多,手机外壳能闪光最好(该功能适用与非主流中低端用户)
6. 短信输入功能要强。(通话费非FZL可承担)
7.有挂绳、耳机线(有没有耳机无所谓)
8..耐摔、防水(非主流野外活动比较多,这也是个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销售的口号我倒想了一个:非主流的价格,iPhone的体验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0/9/14 22:45:15

wml
PMB:1819
省份:江苏
行业:综合应用
注册:2004/8/5
  
  
标题:Re:著名外企产品开发管理过程(原帖连载)
13 楼
今天突然想起,在为这个手机作市场推广的时候可以请人代言,像那些对非主流有着视死如归热爱的人来做,比如认为是处女都不好意思见人,不是Qualified的非主流,进而主动请人破处的。
做市场宣传,在产品开发中有一个milestone,叫做MS,Milestone Sales Announcement.这是个可有可不有的Milestone。

上个贴子讲道,我们准备就产品具体规格进行详细的描述,这个任务实际上是M1的任务,目前我们所讲的内容主要还是在M0阶段,M0主要还是在High level but sometimes have some detailed design figured out. M0阶段主要还是从全局,全面地考虑,细节的东西除非非常重要,一般都会在M1中完成。

M1中还要求对技术的可行性及技术风险提出方案,如果有必要,需要做出原形。

本节只是对后面要讲的内容作些前示。目前还是以M0阶段为主,围绕M0对可能涉及的相关的内容简单介绍。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0/9/15 10:00:00

wml
PMB:1819
省份:江苏
行业:综合应用
注册:2004/8/5
  
  
标题:Re:著名外企产品开发管理过程(原帖连载)
14 楼
对于用户群特征的描述,要尽量全面,这个过程其实不是一个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需要有一定的市场信息。
比如,我前面对非主流客户群的特征描述就存在信息不足,或者遗漏关键信息,或者分析不到位,造成主要功能的缺失。例如,非主流最爱拍照,尤其是的嘟嘴的大头脑残,这点就忘记在产品描述中体现。
失败,失败中的失败!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0/9/16 15:20:04

wml
PMB:1819
省份:江苏
行业:综合应用
注册:2004/8/5
  
  
标题:Re:著名外企产品开发管理过程(原帖连载)
15 楼
参考用户的Profile以及产品的基本想法和思路,我们进一步在模块层面对产品进行比较系统话的定义。
根据我们的三层模式,定义如下:
Standard.基本要素:
S.1. 功能:
S.1.1通话
S.1.2短信功能
S.1.3通讯薄
S.1.3.......
S.2性能&可靠性:
S.2.1 待机72小时
S.2.2 3米高度自由落体防摔
S.2.3......
Advnaced.高级要素:
A.1照相功能
A.2摄像功能
A.3和铉大喇叭
A.4蓝牙
Value.价值要素:
V.1耳机
V.2双屏(一大一小)
V.3炫耀色彩外壳
V.4彩信
V.5内置QQ软件

(今天思路不清,写不下去了。)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0/9/16 23:08:05

wml
PMB:1819
省份:江苏
行业:综合应用
注册:2004/8/5
  
  
标题:Re:著名外企产品开发管理过程(原帖连载)
16 楼
在著名外企,想做好一个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Upstream Manager)或者开发经理,还是需要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即使不太懂,最基本的术语还是要懂。我个人为此曾经纠结很长时间,看不懂财务报表,开始还不觉得什么,后来发现不懂还是不行的,最起码抽烟、聊天扯淡的时候还是有一些话题的。
从财务方面要看三件事情:

1.现在公司资产有多少,有多少外债,公司股东权益是多少。
某天在饭局上一伙人聊的很High,其中一位富豪突然说他看好一个行业,很有前景,他已经投了钱,现在准备扩大规模生产,有谁愿意投资入股,一起发财,并且信誓旦旦的说,跟着他走,有肉吃。
然后趁着酒精劲,部分人头脑发热的人就上船了。干了一段时间后,部分头脑发热的同志酒劲过去了,就像看看现在到底怎么样了,挣了还是亏了。你这时候,就要给他看一张表,叫做资产平衡表(Balance Sheet)。
这张表我觉得我们就不做过多讨论了,而且如果你不是GM,也不是股东,尤其不是财务,可以暂时不管。另外,我也是学的也是稀里糊涂。

2.要看Balance Sheet的同学突然说能不能从公司接点钱,因为他看到了另一张表,知道现在公司收入状况还不错,他打算出去替花一些钱,不然钱多了烧熟,比如去澳门葡京看看。这张表叫做现金流表(Cash Flow Statement).这张表的事在此不宜说的太多,不然显得我知道的太多了,被跨省。另外一个原因同上。

3.前面两件事我的水平基本上还是处于幼儿园水平,第三件事我们可以多说说,这个我总算学懂了,已经达到了1年级的水平。这张表叫做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这张表和我们要扯的事情还是紧密相关。在开发一个产品的时候,你总要给老板讲清楚你打算花多少钱,需要多少人呢,能挣多少钱。
我们经常听的一些耳熟的词语都在这里。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0/9/18 9:45:36

wml
PMB:1819
省份:江苏
行业:综合应用
注册:2004/8/5
  
  
标题:Re:著名外企产品开发管理过程(原帖连载)
17 楼
我们还是要强调一点,我们讲的是产品开发,所以以下讲的成本和这里的项目管理开发可能有所不同,或者理解上不是很一致,建议大家不要给我替这方面的问题,我已经说了,我目前只是一年级水平。

固定成本(Base Cost):
一般来说你手下有两个个开发人员,这两个人是同学,同毕业于中国最大的黑客培训学校,蓝翔技校,水平都很高,然后你给他们开了个白领的高薪,每月1000元,不包吃包住,五金不上,但也不让他们加班,你也不打算给他们涨工资。你让他在你的团队做产品开发。(主要原因是我想定义一个尽量清晰的简单模型)。
第一同学,每天跑来上班,蹲在那里,上QQ,打魔兽,和前台小秘书探讨人生谈理想。
第二个同学,每天像傻子一样蹲在那里,不声不吭,狠命的看学期,做原型,写code,做测试,还主动加班加点。
(请注意,这两个人蹲在那里,并不等于他们是蹲在地上,最基本的状况是坐在椅子上,爬在办公桌上,面对电脑,每个人还给发了笔和纸,浆糊胶水等)。
这两个人的一个每天什么活都没干拿1000元,另一个什么都干也拿1000元。你给这两个高级人才配的电脑桌椅,支付的网络费用,办公费用,包括这两个1000元就是固定成本。无论干不干活,你都得支付的就是固定成本,和你的业务变化无关。
下面是网上关于固定成本的定义:
“一:固定成本也称“固定费用”,是变动成本的对称。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金和保险费、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费、办公费等。当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我们称之为“相对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
固定成本是不管生不生产都会发生的成本,比如折旧。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这个固定成本和我们讲的产品开发有什么关系?有关系,相当有关系。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0/9/18 10:19:08

wml
PMB:1819
省份:江苏
行业:综合应用
注册:2004/8/5
  
  
标题:Re:著名外企产品开发管理过程(原帖连载)
18 楼
组建一个团队,进行某种产品的开发,总得有人吧?这些人都不是外星人,所以只要是地球人你就得给他发工资,给他办公的条件,就有固定成本。
在M0阶段,得把钱的事情说清楚,人的成本是必须的。下面我们讲产品开发组织架构的时候,就涉及到Base Cost的问题。

可变成本(Vatiable Cost):
假设你的产品开发完了,然后送到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根据销售的订单进行生产。这时候生产部门就要采购相应的原材料,比如生产iPhone的外壳的塑料,电路板,集成模块,电源线,屏幕等。。。
有些同学问了,生产线、设备怎么没说?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你的生产部门地处沿海城市,这个城市有钱人太多了,然后,最近每月都有工人因某些不明原因总跳楼(可能与钱有关系),然后被公众人为是血汗工厂,一个订单都没有,你的生产线、设备不是还在那儿呆在,没有和工人一起跳楼,所以应该算是固定成本。当然,一个月没订单,两个月没订单,设备会有损耗,所以有时候把固定成本也叫做“相对固定成本”。
总结一下,与订单,或者说与销售直接相关的原材料都是可变成本。
那工人的工资算什么成本?
我们先看看可变成本(下面定义采用了变得成本的说法)。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相反,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

根据定义,工人的工资好像是固定成本又好像是不变成本?
作为一个一年级智商的非财务专业人士,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比较多的一些企业把工人工资作为变动成本。但也有些企业把工人工资作为固定成本或者混合成本(这个混合成本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以我的智商搞不清楚)。
我个人倒有个理解:
如果是计件工资,就应该是可变成本,因为区分固定和不变成本的基本原则是与“业务量的变化相关与否”来区分的。
但是实际情况是这样,目前企业基本上是有基本工资,然后再加上奖励工资,这个奖励与业务相关。所以工人的工资应该是看作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个方面组成。
我们回到开发那边,那两个蓝翔技校的高级白领的基本工资是固定成本,这个异议不大。但是如果公司承诺如果这两个同学最后把产品开发出来,公司就给他们几个大红包,这个大红包就算是可变成本。(这是我的理解,希望专业财务人员能给出指教)。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0/9/18 10:54:54

wml
PMB:1819
省份:江苏
行业:综合应用
注册:2004/8/5
  
  
标题:Re:著名外企产品开发管理过程(原帖连载)
19 楼
哎呀我的师太,总算是把这两个成本给讲完了,清楚不清楚,大家自己看着办,用著名艺术家找本山的话来说:"爱咋咋地"!不要埋怨哥,哥只是在这说说。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开发完产品了,然后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感谢国家,感谢CCTV,我们的Top Sales卖出了一台手机:888元,只要888元,赶紧拨打,现在只剩1台,888元,只要888元!

让Top Sales继续声嘶力竭吧,我们来算算帐,毛利是多少?这个毛利就是我们常说的毛利润(Contribution Margin,简称CM),毛利润等于销售额减去可变成本,如下面公式:
毛利润=销售额 - 可变成本(CM=Sales-Variable Cost)
我们假设我们有一个超级工人,买了190元的原材料,一个人搞定了这台手机的生产,公司按照计件工资支付的10元(基本工资没有@=@,这个工人确实TMD超级)。
所以:
Sales=888元(销售额)
Variable Cost = 190+10=200元(可变成本)
CM=888-200=688元(毛利润)

还有那两个蓝翔技校的高级白领固定成本2000元(为了简单期间,办公费用及其他费用咱们就忽略,谁让我们是大地主,有钱!),减去这2000元的结果叫做运营利润(Operating Margin,简称OM)。

运营利润=毛利润 - 固定成本 (OM=CM-Base Cost)
OM=688-2000= - 1312元 (负1312元)

谢特,亏了,怎么就亏了?没挣钱,还倒贴了1312元?
对不起,正在埋怨的用户请回到服务区,您还有部分帐目还没算清楚。

缴税!
就算你纵横天下,莫非王土,税总得交的吧?其他税,比如中科院专家提出的呼吸税咱们可以逃一下,营业税中得交吧?
交完之后,才可能是净利润(Net Income),不管亏不亏,税总是的叫的。

到目前为止,似乎我们亏了,但不要劲,因为Top sales还在声嘶力竭的吆喝,过了一个小时又卖出去几台。
所以只要Top sales没有死,总有一天,我们会开始挣钱的,所以这里引出了另一个概念:
叫做盈亏平衡点(Break-even point)。就是说当我们卖出去N台的时候,我们不赚不赔,净利润=0。如果继续卖,就开始挣钱了。到底卖多少台,大家自己算,我就偷懒不算了,这里假设卖出N台就不亏了。

我们假设Top Sales嘶喊了10个小时,卖出了N台,我们不亏了。这里请注意,这里有个数字“10小时”。
这个意味这什么?意味这市场分析的时候,必须估算出来,在多长时间内,我们可以开始盈利,什么时候可以挣钱。
那对应到产品开发上,我们必须对产品的开发周期进行比较合理的估计,Delay不是一件好事。但是Delay总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该怎么办?
现在,我们总算要回到前面的问题去了。今天就暂时说的这里,给大家一个提示: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Stratey.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0/9/18 11:34:51

tudouqianxun
PMB:-2
省份:贵州省
行业:综合应用
注册:2010/9/19
  
  
标题:Re:著名外企产品开发管理过程(原帖连载)
20 楼
支持 看看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0/9/19 1:21:14
分页:2/4 共33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查看页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